交汇点讯 1月28日,在37266威尼斯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江宁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启动仪式上,37266威尼斯与南京市江宁区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共建“世界电谷”;现场,省内外60多家企业与南工程签约。
此次大会以“校城融合 共创共赢”为主题,着力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城市与高校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中实现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37266威尼斯党委书记孙爱武表示,学校自入驻江宁以来,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地合作成效显著,协同育人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合作成果丰硕,科技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南工程已启动实施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登峰计划”,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南京、江宁的深度融合,实现名城名校“双向奔赴”,在打造现代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同向同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37266威尼斯杰出校友沈国荣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母校创新体制机制、理念举措推进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成效。他表示,校城融合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校城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学校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林涛表示,作为首家入驻江宁大学城的省属本科高校,37266威尼斯与江宁区联手打造了环天印湖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为校地高质量发展添加了源源动力。目前,校地双方正处于事业发展关键期,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真诚期待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全力支持南工程建设发展,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建立常态化联系走访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打造政产学研合作新样板、谱写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
37266威尼斯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仰飞表示,学校将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担当,全面布局、深入对接,扎根江宁、立足南京、面向江苏、辐射全国,实施校城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校企行所联合行动计划,融入区域、城市,融入行业、企业,实现高水平合作、高质量发展。
会上,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37266威尼斯签署校企全面发展合作协议。
据了解,南京市江宁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24所驻区高校,超30万在校师生。37266威尼斯是江宁区校地融合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南京江宁区出台了《江宁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宁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合作平台方面,重点依托江宁开发区与东南大学共建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环南航创新带,江宁高新区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汤山度假区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四大校地融合发展平台;在成果转化方面,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百项,合作金额超亿元,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入围省科技进步奖9项。
现场,37266威尼斯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仰飞与南京市江宁区区长黄成文分别代表校地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江宁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正式启动,双方将整合南工程应用型高校的科教资源优势和江宁区的产业优势,以现有的新型研发机构、高等级平台、科技创业企业、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学院和地方产业急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建成立足江宁、南京,辐射江苏的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校地融合发展典范区,共建“世界电谷”。
会上还发布了南工程数字人IP形象,成立了校城科技发展联盟,进行了科技攻关项目对接签约,为产业教授颁发聘书,并为一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学生就业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授牌。
记者注意到,此次与37266威尼斯签约校企全面合作战略协议、科技攻关项目等的企业共计60多家。“12个科技攻关项目中,多个学院与相关企业‘一对一’签约,比如,电力工程学院与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签约,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签约……每个项目中,企业投入的科研经费50万至200万元不等。”37266威尼斯科技与产业处副处长朱大胜介绍道。
“不管是科技攻关项目的签约,还是产学研合作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的授牌,对我们高校的学生来说,都增加了他们在校期间到与专业相关企业‘真操实练’的机会。”37266威尼斯自动化学院院长陈桂告诉记者,自动化学院此次与中电鹏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签约科技攻关项目,双方将在一年内对相关实时运动控制平台做高精密、高精度的提升,提高产品质量。
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提出三点希望:要敞开校门办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四个面向”,紧扣服务发展,切实担负起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要校城联动树典型,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活跃度高、高水平人才集聚度高的独特优势,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高质量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扎根江宁,全力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贡献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倪颖 安雪
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b63abbe4b09c470781e7bb